来源: 作者: 编辑:张丹阳 日期:2022-01-12 点击率: 95422
近日以来,为深入做好全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,夯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基础,城郊乡以“户户知政策、识别无遗漏、帮扶见实效、档案再规范”为目标,重点突出六项任务,在全乡范围内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“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”专项行动,着力解决突出问题,全面提升防返贫各项工作质量,做到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帮扶,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。
建立网格管理,开展入户排查。由乡党委、政府负责组织实施,落实乡级主体责任,负责本区域网格日常监测管理,督促和指导各村建立动态监测网格,深化推进网格化管理,以网格化管理做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。由乡党委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乡总网格长,包村领导担任村总网格长,各村支部书记、驻村工作队长担任村副网格长,驻村工作队员、包村干部、村民组长等为网格员,层层压实责任,持续推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有序开展。坚持每天工作任务清单制度,上午八点召开乡全体会议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和布置该天工作任务,晚上六点召开乡领导班子会由包村领导汇报当天工作任务完成情况、存在问题,并逐一研判分析,研究解决措施,做到当日任务当日清,确保了脱贫攻坚后评估各项工作落实落细。目前,全乡共建立170人左右的网格员队伍,将全乡4304户农户划分为70个网格,实现入户走访、排查风险、宣传政策、收集社情民意、反馈帮扶信息等排查监测工作常态化,充分发挥网格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前哨作用,确保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理并上报。
深化动态监测,实施精准帮扶。城郊乡健全完善排查识别、监测帮扶、风险消除等机制,坚持集中排查和常态化预警监测相结合,结合省市培训会议精神,统筹做好动态监测和有效帮扶两项重点工作。集中力量,重点对“八类人群”和前期工作中发现的各类问题逐村逐户进行再排查、再核实、再提升,严格标准程序,真实全面采集农户收入和支出信息,统筹考虑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及安全饮水,综合研判返贫致贫风险。对未纳入监测对象的整户低保、分散特困供养户和一户多残的农户再次进行全面排查核实,综合研判是否纳入监测对象,真正做到“应纳尽纳”。新纳入系统的监测对象及时明确帮扶责任人,根据监测对象劳动力状况、风险类型、发展需求等,按照“缺什么补什么”的原则研究制定帮扶计划,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,开展“一对一”帮扶并持续跟踪问效,确保帮扶实效明显提升。对达到风险消除标准的监测对象,严格按有关程序及时标注风险消除。截止目前,全乡共纳入“三类人员”监测户10户,明确41名党员干部为脱贫户、监测户为“一对一”帮扶责任人。
加强政策培训,营造良好氛围。通过线上线下培训、以会代训、印发应知应会手册、入户宣讲政策等途径,宣讲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业务知识,使全乡各级干部尽快熟练掌握运用监测对象识别程序、标准界定、帮扶政策落实等内容,全面提升业务能力。因地制宜,创新形式,推动政策进村入户,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。11个行政村分别明确一名巩固脱贫成果联络员,熟悉村情户情和监测帮扶政策,负责村内政策宣传和对外情况介绍,保证群众知情权和政策知晓度。
聚焦问题整改,全面查漏补缺。针对2020年以来国家和省、市反馈的五个问题,进一步认真梳理对照,建立完善乡村两级问题整改台账,并针对易错点、易漏点,及时进行分析研判,制定落实具体对策并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举一反三,查漏补缺,全面提升工作质量。结合全县开展的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”专项行动,各行政村对照13项60条问题类型,逐项逐条查找具体问题,做到到户到人到项目,并建立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“回头看”工作自查问题整改台账,要求逐条限期整改销号。目前,全乡“回头看”工作自查问题81条,已整改52条,正在整改29条。
规范档案管理,夯实工作基础。严格按照省市档案资料规范化建设要求,扎实做好档案资料规范化建设工作。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档案移交工作,按照全县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归档工作要求,抓早动快,协调多方力量扎实开展扶贫档案整理工作,做到应收尽收、应归尽归。目前,乡级脱贫攻坚档案已经移交县档案馆,村级(含户档)脱贫攻坚档案已经全部移交到乡档案室,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良好基础。认真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档案资料规范化工作,按照省市县要求,对家庭档案、村级档案、乡级档案进行逐步完善整理,重点围绕精准纳入、精准帮扶、风险消除三个关键环节建档,针对会议记录、农户承诺书、集中排查表、信息采集表、信息比对、公示公告、政策享受告知书、农户收支及政策享受等材料分门别类做好监测户的梳理归档。村档重点围绕监测帮扶的措施和成效展开,一村一档,分门别类放置于档案盒内。档案填写及时、准确、真实,字迹工整,目录清晰,装订规范。目前,全乡41户脱贫户、监测户档案资料已经完成,村级、乡级档案资料正在逐步整理完善。
整治人居环境,建设美丽家园。在全乡开展清洁家园行动,积极组织乡、村干部、党员义工、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、帮扶联系人等人员力量,对所有农户家庭定期集中开展“家庭人居环境”。